弑兄、逼父还篡改历史,唐太宗李世民黑历史一览

📂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 ⏳ 2025-10-26 22:56:51 👽 admin 👁️ 9290 💾 895
弑兄、逼父还篡改历史,唐太宗李世民黑历史一览

杀兄害弟、逼父退位的事实,使他既担心社会舆论的指责,更怕史官秉笔直书,招致后世非议。这块心病一直伴随着太宗,让他寝食难安。

这也成了他想要篡改注书,掩耳盗铃以求心安的重要导线。

二、唐太宗的真实记录

随着文治武功的鼎盛,唐太宗逐渐志得意满,在晚年时期,渐渐听不进谏诤意见,行事也开始一意孤行。

后来,唐太宗决定东征高丽,当时大臣房玄龄、褚遂良、张亮、李大亮等纷纷进言反对,但唐太宗完全置之不理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年)七月至次年九月,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辽东进攻高丽的战争。唐太宗发兵二十万,分海陆两路进攻高丽,但最终以失败告终。如果说,此番战争的失败是兵力缩减、粮草不足等种种原因的综合结果,那唐太宗的决策失误应当排首位。

无独有偶,在唐太宗晚年追求享乐,荒度腐化已是不可复收的态势。不仅重金购买珍奇异兽,且所造宫内用物及服饰也十分华丽。同时,唐太宗巡幸、游猎的活动也颇为频繁,给沿途百姓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负担……

可能,唐太宗在晚年放纵行径的时候,还没有想起有“起居注”这一茬。

起居注是中国古代记录皇帝的言行录的一种史书体例,是由东汉明德皇后开创。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官员编写起居注,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起居注。

而且起居注非常隐秘,主要是为撰写国史时提供参考,不只内容不能外传,连皇帝都不能过问。而唐太宗的一言一行都被收录于此,想到自己可能会受后人非议,唐太宗更是日夜煎熬。终于,太宗行动了。

三、篡改历史的唐太宗

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在《书唐隐太子传后》中这样写道:“太宗既立,惧于身后名,始以宰相监修国史,故《两朝实录》无信辞。”意思直白,直接将太宗篡改历史一事揭露无疑。

公元635年,太宗向宰相房玄龄提出要看起居注,房玄龄为难至极,幸好谏议大夫朱子奢进谏,认为太宗此举将开恶例,导致以后史官记事会隐恶扬善,难以取信后世。如此,太宗才没继续追讨。

就这样,又过了7年,太宗还有几分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身为皇帝,大臣们对自己的记录,一定会给些颜面。一日,太宗再次询问,假如自己有什么不好的举动他会不会记下来?记录大臣直接说道,如实的记录皇帝的言行就是我的职责所在,我一定恪守职责如实记录您的一言一行。

自此,唐太宗要篡改历史注书的心愈发坚定。

起居注看不成,唐太宗即改变策略转向“国史”,“国史”即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。太宗一声令下,撰修国史。于是《高祖实录》二十卷就诞生了,即当时房玄龄按太宗要求所撰,成书于贞观十七年(公元643年),起自大业十三年(公元617年)唐太祖起兵反隋,止于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唐高祖让位于李世民。

在太宗眼里,自己那番弑兄逼父登上皇位的行为自然不能贻示子孙、垂为法诫。所以,为掩盖这种残暴的行为,也为了确立自己登基的合法性,唐太宗不仅撰修国史,还下令创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。也就是说大家只能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撰写史书,想要一板一眼、实话实说是不可能了。

也就是如此,一段掩耳盗铃式的历史诞生了。

但纵观唐太宗的一生,“益多损少”“功大过微”是十分恰当的。当我们翻阅历史,真正记住的仍是那段标准答案般的总结:李世民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,为后世明君之典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包

2020哔哩哔哩转正答题答案大全

2020哔哩哔哩转正答题答案大全

📅 08-11 🔗 best365从哪能进去
如何准确评估你的苹果手机使用时长?10种方法教你轻松掌握
cf一局游戏需要多少分钟?如何快速开始下一局?
《九阴真经3D》远程门派唐门属性分析

《九阴真经3D》远程门派唐门属性分析

📅 07-13 🔗 国外365平台
← PPT行距怎么统一调整?如何快速修改所有幻灯片行距? Tony老师是什么梗?Tony老师的意思内涵及来源详解 →